BAT竞相布局在线健康应用 产品实用性成焦点
2015-04-11 00:23:1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度健康云近期与北京经信委合作,在玉渊潭樱花节举办一场落地活动:赏樱市民现场体验接入健康云的智能健康检测设备,通过它们免费检测脂肪、血压、骨密度3项健康指标,并获得个性化的体验报告。百度还即将在近期上线的“百度健康助手”和与苹果HealthKit相似的健康管理平台。不只是百度,阿里、腾讯这几家互联网巨头这段时间以来也在健康领域动作频频。
百度弱医疗广告,重在线健康
最近发生了一个备受业内关注的事情:部分莆田系民营医院联手对抗百度,宣称要停止医疗广告投放,并且如果对手进行投放则会组织人去点击广告消耗对手广告预算。百度则表示莆田医院如此是因为百度最近对民营医疗广告整治力度加强,遭到利益受损医院的反抗。百度宣称对于医疗广告整治决不妥协。
在清理其认为不合规医疗广告的同时,百度又开始走到线下参与到公民健康服务,并非巧合。百度正在弱化“信息属性”,强化“服务属性”。2015年百度已成立移动服务事业部,李彦宏高调表示百度要向传统行业进军,要转型服务,在团购服务、教育服务、票务服务上动作频频。樱花节地推百度健康云,只是百度做服务的一个缩影。
冒着一定风险做医疗广告,是信息时代的百度做的事情;服务时代的百度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即服务,清理不合规广告出门是迟早的事,莆田事件只分早晚。在百度逻辑中,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将真正透明,莆田系们的传统民营医院如果不转型,便无立身之地。在线医疗才是百度未来的重心。
百度健康云属于“北京健康云”计划的一部分,后者是北京市政府倡导、百度牵头,整合了上游智能健康设备厂商和下游个人健康服务机构的平台。百度还面向智能健康设备推出了“Dulife”平台,通过在智能手环、智能秤等设备中嵌入百度SDK,接入百度云,实现收集李彦宏所提及的“用户健康慢数据”的目标。不论何种动作,都可看到百度在智能健康上给自己的角色是平台整合者,并且都很重视线下传统健康产业。
智能健康设备成行业发展新焦点
百度过去业务与健康产业息息相关:医疗广告、百度知心、在线问诊、与药监局合作推药品搜索。2015年百度先后与301医院合作、上线百度医生APP、战略投资医护网。李彦宏年会讲话则明确表示2015年重点投资在线医疗健康等产业。一方面,阿里、腾讯、小米们都在投资这个非常关键正在开放的产业,百度不会缺席;另一方面,百度在智能健康上还有自己的野心,这是百度转型服务的第一重镇。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出现,针对用户个体存在的“量化自我”的智能健康设备越来越多。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鞋、智能秤、智能水杯,都在想法帮助用户量化自我,收集数据。iPhone等成熟设备也开始整合相关功能,提供HealthKit等健康管理功能。
不过,这些智能健康设备收集了用户健康数据(姑且不论是否准确),对用户究竟有什么价值?设备、数据有了,缺乏服务,比如基于数据的私人医生、病历管理、私人教练、疾病预测、疾病检测、诊疗助手、健康咨询科普,这些服务都跟不上。要一个设备厂商或者一个创业团队去获取这些服务非常困难,因为这些服务于壁垒高企的传统医疗健康行业。这时候,必须仰仗政府去推进、大企业来牵头落地。
“互联网+”为智能健康带来契机
不久之前,阿里健康宣布将药品监管网的基础设施从甲骨文数据库迁移到阿里云平台,阿里将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解决假药问题。数据来自于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渠道的录入。阿里为这些数据付出3720万元成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阿里拿到了与公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药品数据,这不是一时兴起,阿里还5亿入股白云山制药。无独有偶,腾讯7000万元投资医学药学生命科学专业网站丁香园。百度在大数据健康上的投资前文已经描述。
智能健康设备作为智能硬件最重要分支之一兴起,是巨头们进军健康产业的契机之一。还有两个关键原因:一个是“互联网+”所描述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一个是生物科技(BT)时代正在到来并且必须依赖信息产业。
莆田系的烦恼并不是百度所造就,而是因为人民大众正在习惯于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后面的服务,包括医疗服务。这同时说明民营医院已足够壮大,在没有互联网时这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式产业。还有,医疗、健康及周边产业正在壮大,包括运动、健身、体育、养生等等,它们都是属于国家扶持的第三产业。医疗产业正在开放、健康产业正在崛起,但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与最终用户密切接触,掌握着用户的个人ID、健康数据、信息和服务入口。互联网企业还拥有大数据等IT技术。因此,互联网+的关键产业之一,便是泛健康。
不过从目前移动医疗的现状来看,行业还存在许多痛点。
首先,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智能健康设备并非必需品。以智能手环为例,索尼、HTC、苹果等诸多厂商都推出了手环,可以记录睡眠时间和跑步、走路距离,但许多手机,甚至非智能化的计步器也有这些功能。
其次,移动健康设备交互体验不足,产品粘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当下诸多互联网企业齐齐发力该领域,许多产品滥竽充数。智能健康产品的实用性不高,给消费者留下了噱头大于实际的印象。
移动医疗健康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各大企业还需要从消费者立场出发,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从移动医疗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