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医疗 > 正文

为何要推进远程医疗?新政背后的八卦
2015-03-25 14:58:25   来源:   评论:0 点击:

作为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的多胞胎兄弟,远程医疗和他们一起火了!但由于信息化载体的相似,大家其实根本搞不清楚谁是谁。
  2015年03月25日12:41来源:39健康网

  作为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的多胞胎兄弟,远程医疗和他们一起火了!但由于信息化载体的相似,大家其实根本搞不清楚谁是谁。

  事实上,远程医疗服务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在航天及灾难救援活动中,并且在主管部门的各种红头文件中频频出镜!但由于相关法规的严格界定,使得远程医疗一直存在于神秘的医院二次元世界中。这直接导致了,当国家卫计委发文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的时候,大家还没搞清楚这是神马情况。

  今天就给各位理性又八卦的分析一下,为什么国家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的定义——

  关键词:医疗行为 医疗资质 信息化手段

  如同上文所说,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是有区别的,但大众往往将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对远程医疗有着相当明确的定义——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8月发布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将远程医疗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方医疗机构运用通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向另一方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是机构和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

  第二类是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直接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

  看了高大上的《意见》是不是更糊涂了?来!小编来给你分析分析!

  首先,远程医疗得是一个医疗行为;

  其次,既然是医疗行为,那么谁作为主体来提供这个行为?必须得是由医疗机构或者具有医疗资质的人员来提供;

  第三,载体是什么?远程医疗就是通过通信、计算机这些信息化的手段作为载体,来实现医疗的目的。而这个信息化载体,也是远程医疗与传统面对面医疗的最大区别。

  三个关键词就可以说明远程医疗:医疗行为、具备医疗资质、配备信息化手段,符合这三个关键词的,就可以来做远程医疗。但是从这也能看出来,远程医疗的范围是比较窄的。

  远程医疗的两个可行模式——

  关键词:B2B B2C

  有手段,就不能光说不练。远程医疗作为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为航天和紧急救援服务的手段,也有了新的实施模式。

  一种是B2B的模式,就是机构对机构,两个不同的机构通过医疗的手段实现在医疗活动方面的一个合作;

  一种是B2C模式,医疗机构可以直接对医疗机构以外的患者提供远程医疗的服务。

  而这两种模式,主管部门,也就是国家卫计委是比较认同的。之所以会得出这一观点,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从国家卫计委官网上最早可以找到的与远程医疗有关的文件,是一份199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

  从1999年到2014年这15年当中,凡是提及发展医疗服务的文件或者通知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发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字眼。到了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并对该意见进行解读。注意措辞,是推进。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科员范晶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公开发言很能说明官方的态度,“这个文件主要的论调就是,我们希望把远程医疗作为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去推进,而不是我们常规的很多的医疗技术,一般发一个文件叫某某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政府是属于一个中立状态,是第三方监管。”

  而时隔15年才出台文件,也并非毫无理由。

  目前我国在远程医疗方面比较成熟的项目主要有: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监护、远程视频会诊。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在于不涉及对人体的直接操作,更多的是医生做诊断或者会诊过程中的一个辅助。

  国家卫计委相关官员也透露,之所以在远程医疗立法初期没有直接设定对人操作,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这种远程技术没有普遍的开展,并且主要也是在医院层面开展;另一方面在法规的建立上,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严,过松会导致一些纠纷,过严会阻碍其发展,“所以在监管过程中出台规范”。

  远程医疗的意义——

  关键词:医疗资源均等化 医疗成本降低 提高诊断正确率

  那么问题来了,政府为什么要推进远程医疗?这其中背景值得研究。

  39健康网在查询相关资料之后了解到,决策层关于发展远程医疗的诉求,在多个政府重量级文件中都有提及,这些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 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等。

  在这方面的投入和成效也是可见的,数据为证——

  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8428万元;

  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基层远程医疗系统;

  安排12所原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与12个西部省份建立高端远程会诊系统;

  纳入12所原部属(管)医院、98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和726所县级医院。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3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共计2057所。

  事实上,推进远程医疗的发展,既有着信息化技术层面的提升,也有着国家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的考量。那么综合考量下来,其实主要是四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远程医疗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由于我国地域之间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大医院集中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西部农村的优质资源是比较少的。远程医疗的实施,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让边远地区和基层老百姓能够享受优质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第二是降低医疗成本,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价格差距是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间接的医疗成本,一个患者要从基层到大医院就诊,除了医疗费用之外,还有很多间接的医疗成本,可能比直接医疗成本更大,所以远程医疗很大程度上解决这种间接医疗成本的问题。

  第三,促进健康管理,远程医疗通过数字化服务,通过这些信息进行连续的记录,对推动健康管理,包括推动病人离开医院之后随诊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是发展信息产业,有很多信息化的手段需要用很多信息化的技术。

  另外,在提高诊断正确性上,远程医疗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据卫计委的一个试点项目的数据显示,在该地投放远程医疗设备之后,影像片诊断的正确率提高了40%。

  远程医疗的三大商机——

  关键词:人才储备 非医疗机构做平台

  从文首的远程医疗定义,我们就能分析出,远程医疗服务的整个提供过程中存在三方,即医院主体、医务人员主体、信息化载体。

  而当前的政策形势对于这三方其实都存在着商机。

  以医院而言,大型三甲医院可以与下游医院联合,形成远程医疗规模化的服务,包括远程会诊、远程培训等等内容,这样既可以完美的实现决策层的医疗均等化策略,也可以实现储备人才的培养;

  对医生而言,作为有医疗资质的人员,目前而言是不允许私自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但一旦多点执业或是自由执业全面放开,医务人员就成为远程医疗的最佳提供个体。当然这方面还需要主管部门进行相应的规范化。

  从载体层面分析。在不少人看来,既然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那么非医疗机构的企业、厂商在远程医疗上便无法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载体正是所有想涉足远程医疗行业的非医疗机构最佳切入点。

  以并不从事任何产品生产加工的淘宝为例,淘宝的存在只是为所有的商品提供一个平台。而远程医疗的载体恰恰就是这个平台,建立平台正是非医疗机构的最大商机。

  另外,在远程医疗较为普及的欧美国家,其形式更为多样。上海市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于广军介绍,与我国的疑难病症会诊模式不同的是,美国的远程医疗还有一种小病诊治模式,就是在大型超市的一个房间或者村子里,配备一个护士,进行血压、体温等一些基本的检查,医生进行远程诊断之后,可以开一些简单的处方。

  形式的多样化,让远程医疗在未来存在诸多机遇。当然,目前也还有诸多问题,如收费过低、医保不覆盖、远程双方的责任界定等等问题,但我们仍应相信,在未来的某天,远程医疗必将与我们的医保覆盖一样,覆盖到中国90%以上的人口,届时,医疗资源的均等化将不再是一个梦。

相关热词搜索:远程医疗 新政 背后

上一篇:美国何没有云医院?
下一篇:2015年的移动医疗领域,你可能会看到他们的IPO招股书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